第33章 乔婉儿奖励夫君 周公瑾规划教育(2/3)
校长。周瑜十分满意,这也是他想要对孙权索取的,没想到孙权主动自己提出来,这份默契度令周瑜信心大增。
孙权更期待此次变革,最近几天他就兴奋地睡不着觉,每天都要去大街上看一看,回来又去翻阅相关文献。
两人谈兴正浓,外面报鲁肃从濡须口回来,孙权大喜,与周瑜一起接出,三人相见已毕,鲁肃抓住周瑜的手道:“公瑾,恭喜你,报了南郡之仇啊!”
周瑜笑道:“子敬,哪里有什么仇恨,不过是各为其主而已。我主孙权,仁义爱民,早晚必取天下。”
孙权听后大喜,但又必须得谦虚几句,客气道:“公瑾,我还做的远远不够,还需你们二位和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才是!”
孙权借着酒兴,将周瑜的科举讲了一番,鲁肃听后上下打量了一番周瑜,奇道:“公瑾真乃天人也!如此借用百姓力量而冲击这些豪强,只有公瑾能够想出这样的好办法,子敬谨受教!”
周瑜笑道:“子敬说的哪里话,大家心里都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我说了出来而已。另外,我们需要培养专业的人才,也就是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的人才,比如学医的,不必把儒家经典背的滚瓜烂熟,只要把病治好就是好医生,学农学的,只要帮助大家把庄稼种好就成,学音乐的,不必计较斤两,学数学的也不必会种庄稼,不知主公和子敬明白没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权没有太明白,便问道:“那样岂不是都是些细枝末节?”
周瑜笑道:“主公这样理解也对,对我们来说,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对于主公霸业,对于黎民百姓,对于社会社稷,我们需要的都是人才,而不是全才。”
鲁肃认真的听着,拍掌笑道:“好一个只需要人才,不需要全才!就是如此,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学会,培养专一的人才,人尽其用,恭喜主公,霸业必成!”
孙权这回也懂了,他的眼睛里射出狂喜的光,然而却压抑住了。孙权亲自为周瑜满酒,然后端起杯子对周瑜道:“公瑾,子敬,多余的话不多说,昔日兄长临终之时,对我嘱托历历在目。今日始,我视公瑾为兄长,布告江东,公瑾即我兄,言行不一,人神共愤!”
这话分量可太足了,周瑜将酒一饮而尽道:“主公,瑜肝脑涂地无以为报,请主公收回成命,瑜就是主公的一个臣子,切不可意气用事,我的压力山大!”
鲁肃在一旁道:“主公,公瑾说的对,您的心意公瑾已经感受到了,就不要昭告天下了吧。”
孙权也只得作罢,对周瑜和鲁肃道:“后天就是科举第一天,题目之前按照公瑾所出题目都布置下去了,你们看看还需要做些什么?”
周瑜道:“主公,这第一次科举是全天下士子都集中在南徐虽然人很多,但勉强也可以维持,但下一次就不行了,因为科举一旦大家都知晓了,以后报名的人就会更多,那样都集中在这里就不方便了。科举应该层层筛选,以为学子提供方便,以后每个郡先考一次,选出一部分合格学生再来南徐参加考试,这样就避免了如此拥挤。设定分数,达不到的就下一次再参加。每三年一次,这样才能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孙权点头同意,但是孙权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曹操等其他势力也举行科举取士呢?我们怎么办呢?”
周瑜道:“主公,那可是没办法阻止的。就看谁执行的好,执行的彻底,谁有魄力谁真想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