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不择手段的连续打击(1/3)
第1626章 不择手段的连续打击得知手下的电话营销团队闯了祸,哈维·韦恩斯坦很快就改进了做法,把评委里面有丈夫,男友,或者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人,从名单里面去除,禁止他们再打电话去骚扰。
韦恩斯坦还想打电话给罗纳德表示道歉,不过罗纳德不接他的电话,只是通过经纪人转告,让他好自为之,不要作出一些让业界感到不满的事情。
韦恩斯坦当然不以为意,学院的那些人虽然定了一些奥斯卡奖评选的规矩,比如不能发表公开拉票的言论,不能做公开拉票的广告等等,但是业界谁不想办法打擦边球?就算是罗纳德本人,也自己想出来邮寄录像带这样的招数,自己只不过是在他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下,采用效率更高的方法——
其实大多数的评委连看录像带的兴趣都没有,她们最喜欢的是有人告诉他们一声,应该投票给哪部电影,而且连投票的理由都帮着想好了……
而韦恩斯坦的这种公关战术,就正好满足了她们的需求。根本不需要看过电影,只要把他电话营销里的那些理由记熟,在各种派对上,就不愁自己没有谈资了。
要知道,在好莱坞的演员圈子,对各种奥斯卡提奖项,有自己的分析,那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情。如果被韦恩斯坦的公关话术击中的那些评委在圈子里大肆的宣传,很快他编出来的论调,就会成为所谓的圈子里“主流”的意见了……
罗纳德找了几个冲奖电影的制片人,大家商讨了一下,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阻止韦恩斯坦这种行为。
一方面,几人都分别向学院表示抗议,申明这种行为有违学院的规程。另一方面,大家也别无良法,追加了一些公关预算,采取以攻代守的办法,同样开始扩大自己方面的声音。
勇敢的心开始连篇累牍地发布公关稿,讲述这是一部符合世界普遍适用的价值观的电影。冷战以阿美利加的胜利结束,也是这种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精神的胜利。
梅尔·吉布森扮演的华莱士,最后那句“自由”的怒吼,是如何的含义深远。
理智与情感则开始吹捧艾玛·汤普森的才女背景。她之前已经荣获奥斯卡演技方面的奖项,而这部电影更是让她的编剧才能得以体现。
阿美利加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好莱坞有这样的才女演员出现了。能够改编简·奥斯汀的作品,把一部长篇小说改成一百多分钟的电影,全部的摄政时代风情都得以保留,情节的安排和删减可以说已经有大师风范了。
而离开拉斯维加斯剧组,就开始极力讲述一个演员为了达成巅峰的演技而竭尽全力的故事。
尼古拉斯·凯奇,伊丽莎白·苏,不断地参加各个电台和电视节目的采访。凯奇不断地讲他体验了两周醉鬼的生活方式的故事,苏也大谈她和真正的拉斯维加斯站街女交流,理解她们做这份职业的内心想法。
这几手公关手段,也是在回应米拉麦克斯的恶性公关。他们同样给出了一些演员或者导演获得奖项的理由,只不过是以一种传统的公关手段放出的,并没有使用韦恩斯坦的电话营销团队这样的手法。
毕竟电话营销还是一种非常让人反感的方法,如果圈内人问你的信息来源,也不太方便公诸于众。总不能说,我听到的这段八卦是电话营销里听来的吧。
而这三部电影采用的公关渠道,都是有头有脸的媒体报道。不管是讲述自己偶然在电台听到采访的片段,还是综艺,好莱坞报道这样的专业类报纸上的访谈,在圈内人八卦的时候,都算是一种可以很方便引用的渠道。大家一看你居然能够完整地看完几百字的报纸采访,肯定是高中毕业的,总会对你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