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灵历悲歌:源国的传承与使命(2/3)
源国逐渐走上了正轨,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日益繁荣昌盛。源灵回忆着先辈的艰辛,心中满是感慨。“可惜啊,东圣国国主圣心偏安一隅,软弱无能。他任由各国相互兼并,却无动于衷,百姓流离失所,至今已68载。朕虽有大志,想要结束这乱世,统一天下,可如今已力不从心。”源灵说着,眼中流下了遗憾的泪水。
他紧紧握着邵仕龙的手,郑重地说:“邵爱卿,小主年幼,朕命你为摄政国公兼兵马第一元帅,长公主源芳楸为摄政国公夫人兼翰林科院院使,你们二人一定要好好辅佐小主,完成朕未竟的大业。”接着,他又看向陈尚泽和江灵芝,分别任命陈尚泽为兵马第二元帅,江灵芝为太医院院使。
源灵最后仔细端详着年幼的源勉和女儿源芳楸,眼神中满是不舍与牵挂。他多想再陪伴他们长大,看着源勉成为一位英明的君主,看着源芳楸找到自己的幸福。然而,命运却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他的手渐渐松开,缓缓闭上了眼睛,就此撒手人寰。
“父王!”源芳楸悲痛地哭喊着,扑在源灵的身上,泪水决堤般涌出。源勉也放声大哭,他的哭声在殿内回荡,让人心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邵仕龙缓缓站起身来,他的眼中满是坚定。他望着源灵的遗体,心中暗暗发誓:“陛下,您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小主,统一天下,不负您的重托。”
源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百姓们纷纷为这位贤明的国主哀悼。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源灵的功绩,对他的离去深感惋惜。而邵仕龙,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但他毫不退缩,决心带领源国走向辉煌,完成源灵的遗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邵仕龙迅速承担起摄政的重任。他与源芳楸、陈尚泽、江灵芝等忠臣良将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治国方略。
“如今源国虽根基尚在,但要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还需付出诸多努力。”邵仕龙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必须制定富国强兵、利国利民的国策,对内改革,对外谋和。”
在众人的热烈讨论下,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确定。对内,举贤授能成为首要任务。邵仕龙亲自坐镇选拔人才,他摒弃门第观念,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能得到任用。一时间,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改革弊政也在稳步推进。旧有的官僚体系臃肿腐败,邵仕龙大刀阔斧地进行精简,裁汰了一批庸碌无为的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他还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农桑,发展商业。
在农业方面,源国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官员们深入民间,指导农民种植,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们辛勤劳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商业上,源国设立了专门的商业机构,保护商人的利益。各地的集市热闹非凡,商人们往来穿梭,交易着各种货物。源国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富足。
在军事上,陈尚泽作为兵马第二元帅,全身心投入军队建设。他制定了严格的训练制度,每天天不亮,士兵们就开始操练。无论是骑射、格斗还是阵法演练,士兵们都刻苦训练。陈尚泽还亲自选拔优秀的将领,为源国培养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
文化方面,源芳楸身为翰林科院院使,积极推动文化的发展。她组织学者整理古籍,编纂史书,鼓励文人创作。一时间,源国的文化氛围浓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