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江南读书人(2/3)
他受受熏陶,若是有才于此道当然好,无趣也不打紧的。”贾琏给面前这位文士解释起缘故来,“先生即知,不知要教些什么?”“当先授四书五经,知贵府二位公子根本深浅,再因人而教以八股策论。”魏无思觉得这样回答当是妥当了。
“先生说笑了,我们家这两位怕都是四书不通的蠢才,不是先生这样自幼熟读经义、明师教养的人杰可比。”魏无思不知贾琏是否有意,既不挑破,也就继续装着,“天才有天才的考法,蠢才有蠢才的考法,前明至今三百余年,八股取士,不知出了多少进士科,便是再厚的书也有考尽的时候,更不用说论语一共才一万五千字,您说是不是?”
魏无思早年是受过勋贵家习气的苦的人,在此时也对贾琏言语间的赤裸无耻感到一丝气恼,圣人学问就是叫这些人败坏的。
“先生若是觉得为难,不如我再告诉先生顺天府院试的主考官是谁?”
“贾公子的话我明白了,此事魏某能做,不过怕是要苦了贵府的两位公子了。”魏无思思量了下,觉得凭他的学问小事一桩,小不忍则乱大谋,忍。
“若是这点苦都吃不得,怕是以后有的苦吃呢!先生只管教,一切后果我来承担。”贾琏见他有胆气入这虎穴,也就继续往下走。
“不过除了教授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我还有一事相托。”
“但听公子吩咐。”
“先生从江南来,想必也是听过我姑父的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公子说笑,两淮巡盐御史我若说不认识,便是不识泰山了。”
“我姑父膝下有一爱女,自幼受姑父教养长大,又是湖州进士现任应天知府贾雨村大人起的蒙,四书已通,天资非凡。
可惜姑母身体羸弱,如今送入京中,由我祖母教养。祖母见了疼爱至极,当然是好事,可若是因此中断了求学,就不好了。
所以我想请先生在教授我两位弟弟之外,费心授学,使我妹妹能怀恻隐、守羞恶、知恭敬、明是非,以宽我姑父姑母千里托付之心忧。
先生若是愿意,除了六礼束修,我另有百金相奉。”
魏无思没想到贾琏会提这个要求,教两个世家子弟不是多大问题,可大家族中少有请明师给自家闺阁女儿授学的,即使是有爱女之心的也是自己在家私授,不敢外专。
而且贾琏对给林家小姐教学的期许,也让魏无思些许敏感。所谓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对贾琏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希望这位林小姐通过读书学习能够实现怀仁、守义、知礼、明智,这不是一般的要求了,连他魏无思也自认够不上这四条呀,口气不是一般大了。
而孟子的这段话涉及到了儒家的心性论,对该句的不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儒家不同思想流派的分野。如果方才只是有些猜测,现在就凭这句话,魏无思可以确定贾琏对他的身份有所猜测,甚至触及了真相。但是贾琏似乎并不在意他,这很有趣,不枉他委身入贾府。
虽是如此想,但口中却是另一番说辞,“贾公子所说,非我能及,不敢轻言许诺,只能说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