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疯子在这里(2/3)
历来是喜欢折中的。这是一场冒险,更为重要的是在嘉祥四十年的春三月,这场冒险性质的投机成功了,三月春猎,五月那位真成了死人,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上皇退了位,但心还有,为了保证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将元从系和京营的控制权彻底转交给今上,或许他会握着它,直到死。
我们取得了这个先机。
当然过程描述地有些粗了,但是有些事宜粗不宜细。
我只最后再讲一点,你思考思考。
一场动乱的发生必有其背后的因果,也必有利益的重新分配。
在动乱发生的时候,场内的人习惯性地先思考谁是受益人,因为一方面过去已成既定事实,而人只能往前走,另一方面这场动乱中谁是最大的受益人谁就最有可能是这场动乱的发起者。
但有时候一场动乱的实施者和发起者是截然不同的,借他人之手达成自己之目的,是上上伐谋。
这场冒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伪装成实施者,利用场内人的猜疑链......哈哈哈,也可以说是人心,将我们同那个最大受益人联系在一起。
只要有人这样想,有一个就会有千千万万个,然后在群体的潜意识中形成共识。
这就是人心,不会宣之于口的认知。”
看着正对着火盆的贾琏,平静地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是的,一个故事,永远不会有人承认,他们这么干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出了这个屋子,就只能是故事了。
陆预又想起初见贾琏的场景和哥哥对他说的话,一个人坐在一群人身边。
没有任何一刻的描述能比此时更为具体了,一个策划了可能和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比肩的阴谋的人,活生生站在了他面前。
史书上所描述的阴诡谋士,或许都逊色许多,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比起流血来更让人不寒而栗,在这一刻皇帝也只是他手中的棋子。
陆预虽然懒了些,但听完这段故事也能回答自己前头提出的问题了。
完整的皇权和相权从开国以来就没有存在过,太祖是团结多方势力而创建的本朝。
嘉祥帝二十二年的东征本质上就是为了完成进入治天下的阶段,回收被勋贵占据的皇权部分,如果没有意外,那场战事将是勋贵集团最后的辉煌,可惜没有如果。
战事的失败导致原本可以通过灭金夺取巨额利益换取时间,用时间换取和平过渡的方式失败了。
向外索取利益的途径失败导致了原本处于同一战线的双方走向对立,上皇决定通过消灭缮国公这位武勋领头人的方式收回权力。
但由于打倒了缮国公,作为皇权意识的两个组成部分,皇帝和太子也走向了对立,因为皇帝打击缮国公的行为极大损害了太子的威信,激起了其他皇子对于皇位的野心。
于是皇帝只能接着干掉太子,到了这一步,皇帝只需要重新确立一个太子就可以让事件回到原轨了。但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皇帝拒绝了彭城侯为首的朝野推举的忠献亲王,这彻底让事件走向了不可控的方向。
而皇帝的政治信誉也在这次以及上次保龄侯身死的两次事件中彻底破产。
走上不归路的以彭城侯为首的利益团体开始了和皇帝的多年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