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穿越:灵魂的绮梦与遐思(6/9)
个大学生,重新规划库房管理系统。货物进仓出仓都详细输入电脑记录方位,这一举措直接将30多个库工缩减到10人,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让管理更加精准有序。在金华,我同样深入各个行业。五金厂、汽车配套厂中,我了解生产环节,思考如何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率;销售公司里,我运用自己的销售技巧和市场洞察力,为产品打开销路。
在工厂管理方面,我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法。以大圆机织布为例,我制定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让每一位工人都能清晰知晓工作步骤,极大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合格率。在数据管理上,我更是发挥专长。以往老板依赖车间主任口头汇报,开会讨论也杂乱无章,我引入电脑数据管理,将仓库库存、工人工资、生产废品率、物资配送需求等关键信息都以表格形式呈现。开会时无需冗长的汇报,数据一目了然,老板能直接依据这些数据做出科学决策,实现了生产的计划性和精细化管理。
就拿我做免维护电池销售的经历来说,那真的是一段又无奈又憋屈的过往。在一年时间里,我辗转7家公司,每到一家公司,凭借着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努力,很快就能做出成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只要开发出了新客户,这些成果就会被老板的熟人接手。不是老板的小舅子,就是他的弟弟,带着一帮人将我辛苦开拓的市场成果据为己有。在重庆,我先后入职4家免维护电池公司,都遭遇了类似的情况;到了成都,两家公司依旧如此;满怀希望奔赴北京,在3家公司的经历还是如出一辙。
尽管同行都认可我的能力,一接到电话就邀请我去担任市场部经理,可每次看到自己辛苦开发的客户被别人轻易拿走,心里别提多憋屈了。后来,我决定不再涉足电池销售行业,转而投身礼仪策划行业,彻底告别了袜子、生产制造等领域。这段经历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时刻提醒着我职场中的复杂与无奈 。
后来,一次旅行让我来到广东汕头的明明电池厂。厂长人特别好,他爱人还是我的湖北老乡,对我格外亲切。当时我去应聘市场部经理,厂长向我介绍他们的电池,说是哈尔滨一所学校的几位电池专家研发的1.5伏可充电碱性电池。要知道,一般的5号、7号电池都不能充电,常见的可充电镍镉电池也只有1.2伏,达不到1.5伏。厂长说他们接了不少生产订单,还得配套充电器。我一听,想到广东小榄中山有个关系不错的充电器厂,之前还买过他们的产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到重庆,我和做电话业务的谭教授聊起这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用我们名字里的字,创办永泉电池厂。谭教授是邮电学院的教授,当时大家都用BB机,而BB机经常没电,我们就推出了“BB机的伴侣”——这款1.5伏可充电碱性电池搭配充电器,充一次电可以用两个月,效果特别好。产品一经推出,迅速打开市场,成都、凉山,还有重庆、四川的898、891电信公司(那时还没有移动、联通)纷纷找我们订合同,一订就是几万份。
订单多了,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既要采购充电器,又要忙着做电池、包装,三个月过去了,等产品做出来都半年了,合同还没完成。部分完成的订单,要么是充电器出问题,要么是电池生产量太大,技术又没完全掌握好,导致质量不稳定。原本看着一年产值能有几个亿的合同,实际上连五十万的合同都没完成。满心以为自己有能力办好厂,却因为质量问题功亏一篑。这次当老板的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工厂办不下去后,我又对通讯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我租了门面